第114章 第 114 章(1 / 2)

承欢 简小酌 4281 字 4个月前

阿妧生下皇子的消息很快传出来, 等在外面的张皇后骤然听到,一时没回过神来。

她竟真的有这般福气,替皇上生了长子。

慧妃、何妃, 陈容华等人面上虽是堆着笑, 可难掩神色中的嫉妒和不甘。

如果阿妧生下的是公主,她们的祝福会更真诚的多。

“恭喜皇后娘娘。”何妃脑子终于灵光了一次,她笑盈盈的道“您和皇上终于得了皇子,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是了,自己为正宫皇后,是所有皇子公主的嫡母。

张皇后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唇边荡起一抹笑容。“随本宫进去看看昭贵妃和大皇子。”

内殿。

“皇上, 您的手这样托着就对了。”贵太妃指点赵峋的姿势, 看着他动作僵硬、如临大敌的模样,不由笑道“您别紧张, 没事的。”

赵峋小心翼翼的抱着大皇子小小软软的身子, 生怕自己会弄伤他。

珠珠来时已经过了百日,身子已经硬实不少,抱起来容易得多。刚出生的孩子, 他还是头一次抱。

这是他和阿妧的孩子,与他们血脉相连多奇妙

赵峋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汩汩的涌入了暖流。

“阿妧,你看, 他多乖。”赵峋很快找到了抱孩子的诀窍, 将大皇子抱到了阿妧面前。

阿妧虽是才生完, 产程算是顺利的, 精神还好。她目不转睛的看着赵峋怀中的大皇子, 虽说刚出生的孩子好看不到那里去, 可她怎么都看不够。

这是她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她注定要用一生来保护他。

“他好小啊。”阿妧伸出手,动作极轻的碰了碰他皱巴巴的小手。

大皇子似是有所感应一般,小手动了动,竟像把阿妧的手指攥在了掌中一般。

“这是孩子跟你亲近呢”贵太妃在一旁笑道“大皇子真是聪慧,这么快就认得自己的母妃。”

虽说阿妧见过玦儿,知道这是婴儿本能的反应,可听到贵太妃这么说,仍是很高兴。

“皇上,妾身想抱抱他”阿妧抬眸望向赵峋,眼巴巴的道。

刚生产完的她发丝有些凌乱的披散在身后,那双杏眸中遍布血丝,粉嫩的唇瓣上被咬出了数道血痕,整个人都透着疲惫和虚弱。

赵峋望着阿妧虚弱苍白的脸色,心疼的道“你身子可受得住”

阿妧点了点头,杏眸中满是期待。

赵峋心中一软,动作轻柔的将大皇子交到了阿妧怀中,他弯着腰站在阿妧身边,小心的护着她们母子。

因阿嫣生产时她陪在一旁,已经有过抱玦儿的经验,如今抱起大皇子也并不吃力。

“皇后娘娘到、各位娘娘到”

很快帘外响起通传声,赵峋皱了皱眉本不想让她们打扰,可这是件喜事,总不好阻拦。

等张皇后等人进来时,见到便是皇上站在昭贵妃母子身边,笑得一脸温柔和满足,如同这世间每一位父亲。

“恭喜皇上得了大皇子。”张皇后已经恢复了常色,那欢喜的神色就如同自己得了皇子一般。“昭贵妃辛苦了,身上可有什么不适”

小小的婴孩被裹在大红色的包被中,张皇后有些眼馋的看着,到底没说要自己抱一抱。

阿妧柔声道“妾身还好,谢娘娘关心。”

慧妃、何妃等人也上前来忙贺喜道“恭喜皇上、恭喜昭贵妃”

道喜之后,自然是接踵而来的吉利话。

“大皇子这眉眼像极了皇上。”慧妃先开口笑道。

何妃也不甘示弱道“不止是眉眼,那小鼻子也像皇上呢。”

“嘴巴仿佛像昭贵妃多些。”陈容华看了一会儿,在一旁补充道“长大后定是个极俊朗的人。”

“今儿是初八,大皇子的生辰也是极好的。”

“时辰也好,正好在辰时生的。”

苗才人她们也在后面笑着附和,把刚出生的婴儿夸上了天。

阿妧有些无奈的弯了弯唇角,虽是没有哪个娘亲不希望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可她们的话着实有些夸张了。

“你们有心了。”赵峋起身,神色淡淡的道“昭贵妃需要休息,你们先回去罢。”

自阿妧开始发动到生产,用了近四个时辰,纵然精神再好,也觉得累了。

张皇后见状,忙道“是,昭贵妃好好休息,等过两日本宫再来看你。皇上,大皇子的洗三礼”

赵峋已有打算,直言道“大皇子的洗三和满月,朕已经请了贵太妃帮忙,皇后只管操心上元节宫宴便是。”

皇上这样说,已经是给她留了颜面。

她已经不再被信任,事关昭贵妃和大皇子,她甚至都插不上手。

“是,妾身知道了。”张皇后暗中深吸一口气,维持着最后的体面。

等到她们都散了,内殿才重新变得安静。

“阿妧,你歇一歇别累着自己,仔细腰疼。”贵太妃看阿妧抱着孩子舍不得松手,柔声劝道“月子里落下的病,以后可不容易调养好。”

赵峋闻言,将阿妧怀中的大皇子接了过来,交给了已经安排好的奶娘。

“大皇子我带到偏殿去,亲自照看。”贵太妃怕阿妧不放心,特意道“等你休息好,再把他抱回来。”

阿妧确实累了,她知道有皇上和贵太妃在,孩子定会被照顾的很好。

她弯了弯唇角“那就多谢您了。”

赵峋则是在床边坐下,他替阿妧盖好被子,抬手蒙住了她的眼。

阿妧心神一松,很快沉沉睡了过去。

见她睡熟,赵峋才轻手轻脚的起身,叫了崔海青来。

他神色怡然,不疾不徐的道“派人去行宫给太后报喜,就说昭贵妃今日诞下皇子。母子平安,请她老人家放心。”

这个消息,冯太后已经“期待”许久。

崔海青忙答应着离开。